姐的欢喜

欢迎光临
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

翟天临背后电影教育:表演班横行 高学历明星崩塌

  2003年,周传基跟自己曾经的学生张会军通信,谈电影教育问题。当时,周传基已经78岁,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老教授,曾经带出过张艺谋和陈凯歌等知名导演,张会军则刚刚被任命为北京电影学院新一任院长。

  离开北电之后,周传基坚持四处讲课,也自己办学。进入到新世纪,这位老先生感觉到了某种变化,社会上对于明星的追捧更加热烈,各类的表演培训班应运而生。性格鲜明的他在给新任校长的信里直言不讳地指出,当下电影学院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,教育质量下降,特别是表演系,已经成为社会名利场的前站。

  “一些普通影迷水平的家伙,居然想染指电影教育事业。君不见现在到处是那些表演野鸡班、博士野鸡班。”周传基言辞激烈,并将矛头直接指向北电。“现在人人都在办那赚钱的野鸡表演班,这不能不说北京电影学院是罪魁祸首。”

  时间转眼过去16年。今年2月,青年演员翟天临在一次直播中表示自己不知道知网是什么,这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,因此招来了外界的普遍质疑。“高学历明星”一直是翟天临公共形象的一个支点。而明星的“人设”崩塌背后,是公众对于教育公平和学术规范的隐忧,由此牵扯出艺术教育的问题。周传基那封言辞激烈的信被重新找了出来,人们惊讶地发现,原来问题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伏笔。

  “表演型人才和高端学术之间存在这种矛盾性,艺术教育的规范度还需要更好地提升。从教学角度说,这几年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急功近利和学术失范的问题。还有就是如何看待人才培养的艺术性和综合性,以及文化水准等等。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说。?

  著名导演、北电退休教授谢飞也发表了文章,对比国外的专业院校,并对艺术创作专业开设理论研究型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质疑。“(北京电影)学院多年来的博士教学实践不仅没出现什么杰出优秀的理论人才,博士论著被出版和引用的也属极少数。低劣、抄袭的现象倒是常有发现。”

  风起青萍

  回过头看,2003年的确是一个关键的拐点。好莱坞和港台影视剧借由多种渠道参与了大陆流行文化的塑形,张艺谋的《英雄》则为持续低迷的国产电影市场点燃了“大片”时代的序幕。电影究竟是艺术还是商品的二元论争被文化产业的属性所取代。在电影工业和流行市场的驱动下,明星和偶像的生产机制开始成型。

  这一年对于翟天临来说同样重要。年仅15岁的他被杜琪峰看中,主演了后者监制的青春文艺片《少年往事》。翟天临随影片剧组参加了当年的金马奖和法国南特电影节,算是有了一个足够耀眼的演艺起点。

  外部环境的变换,使得电影工业对于专业教育提出了要求。事实上,校园内部的波动同样剧烈。在此之前,北京电影学院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实践它的精英教育模式,每年的招生规模都在20~30人。但随着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本科生在这一年的正式毕业,大众教育开始显露出它真正的面目。

  以北电表演系为例,1999年,在本科班之外,开设高职班,招收40人,对于文化课的要求更低。2003年,北电成立高职学院,表演系的高职班人数井喷式增长,多达190人,是第一次开设高职班时人数的近5倍。

  人数的井喷背后,是社会上对于艺考的持续升温。文化课的要求低,许多学生在高考无望后,选择走艺考的“捷径”。到了2006年,也就是翟天临参加考试的那一年,北电表演系的报考人数已经突破6700人,比前一年增长20%。后来翟天临在一次采访中透露,自己高考时的数学成绩只有19分。

  激增的招生人数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,对既有的办学方式形成了挑战。首当其冲的是师资问题,当时学院里的一位老教授就曾透露,学院的在职教师人数严重不足,78级只有20多个学生,既有的师资加上外请的各个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,足以保证教学质量。但现在,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
  “戏剧影视学这个领域有点陷入无序状态,大家千军万马都要往这挤,在这个领域要占有资源,占用学位资源,就出问题,良莠不齐,并没有把精英化的人真正地推上去。”中国电影(15.940,-0.21,-1.30%)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正阳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说。

  除了师资问题,还有教学场地、排练场所、课程安排、教学实践、学生管理等诸多问题。同时,大批学生的未来去向也成了表演教学必须要顾及的因素。张会军在上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之初就带着团队到美国进行考察,访问了九所大学和传媒学院。进行总结的时候,他也提到了教学形式的改变和硬件设备的升级。

  一方面是怎么教,但另一方面,教授的对象已然发生变化。做“为人民服务的表演艺术家”,这曾是北京电影学院对于表演系学生的期待,但现在,这些学生们对未来的期盼是成为明星和偶像。

  与扩招几乎同步开始的,是中国高等教育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想象与实践。2003年,“985”工程二期建设开始启动,创建一流和先进院校成为笼罩在众多高等院校头顶的核心命题。与此同时,国内许多综合院校纷纷上马,成立了影视专业。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一所专业院校,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,在当时的语境下,也响应国家号召,迈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电影专业院校的步伐。

  这一年,北电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。然而,现实问题依然存在。学院刚刚提出要开展博士教学的时候,谢飞是反对的,他认为北京电影学院还不具备教学基础。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,在主管单位的要求下,博士越招越多。

  谢飞虽然只有本科学历,但也只好开始招博士。后来翟天临的博士生导师陈浥也属于这种情况。他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82届本科毕业生,而表演系第一次招收硕士生是1991年。

  “至于学位,由于特有的‘一刀切’,电影学的教师被要求和其他领域的教师一样必须具有硕士、博士学位才能获得高级职称,因而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电影创作博士的学位教育,常常令来访的外国同行目瞪口呆。”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宇这样写道。

  失落的剪辑系

  2003年春天,老教授周传基的支气管炎发展到了肺气肿,只好听从医生的建议,离开北京,在云南养病。那时候,他已经在云南艺术学院任教,安于一隅。对于高校里的许多变化,他有自己的态度。

  周传基感到愤怒。在表演系持续火热的时候,他一直主张设立的剪辑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。早在1981年,他刚刚到北京电影学院任教的时候,就开始为此发声。剪辑当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,它直接影响着一部电影的节奏、运动、空间和时间,在周传基看来,这几乎是电影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的关键,也是其区别于文学和戏剧的原因所在,它甚至与演员的表演也有关系。熟悉电影剪辑是国外许多演员的基本素质。

  1. 朱茵变杨幂,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让明星不再担心自己的演技?
  2. 快乐阅读 幸福校园
  3. 大树彩虹里 51欢乐购 看房有礼 买房有喜
  4. 5·1真情欢乐购,39999元畅享中广欧特斯“5C舒适家”
  5. 无锡融创文旅城6月底迎客 扬州邀客感受欢乐奇妙之旅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!

扫码打赏
扫码打赏,1元、5元、10元...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分享给小伙伴们:

评论

说点什么吧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