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361年,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。他下决心发愤图强,首先搜罗人才。他下了一道命令,说:“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,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,就封他做官。”
  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,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。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(就是后来的商鞅),在卫国得不到重用,跑到秦国,托人引见,得到秦孝公的接见。
   商鞅对秦孝公说:“一个国家要富强,必须注意农业,奖励将士;要打算把国家治好,必须有赏有罚。有赏有罚,朝廷有了威信,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。”
  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,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。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,自己刚刚即位,怕闹出乱子来,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。
   过了两年,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,就拜商鞅为左庶长(秦国的官名),说:“从今天起,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。”
  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,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,不按照新法令去做,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,下命令说:“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,就赏十两金子。”
   不一会,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,大家议论纷纷。有的说:“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,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?”有的说:“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。”
   大伙儿你瞧我,我瞧你,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。
  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,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。没有想到赏金越高,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,仍旧没人敢去扛。
  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,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,说:“我来试试。”他说着,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,一直搬到北门。
  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,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,一分也没少。
  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,一下子轰动了秦国。老百姓说:“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。”
   商鞅知道,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,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。新法令赏罚分明,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。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;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,免除官差;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,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。
  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,农业生产增加了,军事力量也强大了。此乃为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典故,成语“南门立木”和“徙木立信”就是从这里来的。
- 
		 相关文章 
         
 - 薛平贵(中国戏曲与民间故事的虚构人物)
 - 郦食其(古代名人)
 - 魏应州(企业名人)
 - 金鸿鸣(《乡村爱情故事》饰演白清明)
 - 玛尔拉德(游戏《魔兽世界》背景故事中的角色)
 - 王宝钦(中国当代名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)
 - 小白角(365夜事里的故事)
 - WCG名人堂
 - 2022福建省考报名人数统计最新 2022福建省考报名人数查
 - 2022考研报名人数各高校数据汇总 2022各高校考研报名人
 
姐的欢喜 » 故事:商鞅南门立木_900字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经供参考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

硕士毕业卖米粉 记北大硕士张天一
“80后”化妆师免费为农村女性化妆造型点
没有谁比谁过得更容易
90后苗族女青年 竹酒“种”出致富路
五个经典励志小故事
网络十大励志哥